王者荣耀打职业到底叫啥?这事儿比你想的复杂
凌晨2点23分,手机屏幕的光照得我眼睛发酸。刷到个帖子问"打王者职业怎么称呼",底下居然有十几版答案,什么"职业选手""电竞选手""KPL选手"乱成一锅粥。我猛灌了口冰可乐,突然意识到这事还真得掰扯清楚——毕竟连官方赛事解说都经常用混。
官方怎么定义这群人?
翻出腾讯去年发布的《王者荣耀职业联赛俱乐部管理规范》,第3.2条白纸黑字写着:"职业选手指与俱乐部签订劳动合同,在KPL或K甲联赛注册的选手"。注意这里的关键词:
- 必须签正式劳动合同(和主播/代练有本质区别)
- 要在官方赛事系统注册(不是自己说打职业就算)
- 明确区分KPL(顶级联赛)和KGL(发展联赛)
民间那些五花八门的叫法
去年蹲点广州TTG基地时,听到工作人员内部交流特别有意思:
称呼 | 使用场景 | 举个栗子 |
职业哥 | 选手间互称 | "今天训练赛被职业哥打爆了" |
联赛选手 | 商务合作文件 | "本次代言人需为现役联赛选手" |
电竞运动员 | 政府备案材料 | 上海人社局2021年新增职业 |
最逗的是青训营小孩,他们管正式队员叫"大名单上的",自己则自称"板凳侠"——这可比什么"电竞选手"生动多了。
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称呼?
揉着太阳穴查了亚运会资料才想明白。当王者荣耀作为表演项目进入2018雅加达亚运会时,官方文件里选手头衔是"电子竞技运动员"。但到了2022杭州亚运会变成正式项目,解说席又改口叫"移动电竞国家队成员"。
这种混乱其实有深层原因:
- 法律身份:劳动局备案用"电子竞技员"职业资格证
- 商业场景:赞助商偏爱"明星选手"这种泛娱乐化称呼
- 玩家文化:直播间弹幕最常刷的是"野王""法王"这类游戏术语
不同赛道的专业称呼
凌晨三点半翻出我的采访笔记,发现各大赛事体系都有自己的一套:
- KPL:注册职业选手(细分首发/替补)
- 全国大赛:半职业选手(必须没打过KPL)
- 高校联赛:学生电竞选手(很多战队不签合同)
记得去年采访QG.Fly时他特别强调:"我们更愿意被叫职业竞技选手,和娱乐主播区分开。"这话当时没太在意,现在想想确实——人家每天训练12小时,和随便打打的根本两回事。
普通人最容易踩的坑
朋友圈看到有人自称"职业选手",结果一问是代练工作室的。这里划重点:
- 必须有KPL/KGL选手证书编号(可在官网查)
- 至少要打过官方承认的次级联赛(如TGA)
- 收入主要来自俱乐部工资+赛事奖金(不是代练费)
去年有个案例,某主播声称"职业水平"被官方警告,就是因为混淆了技术认证和职业认证——你能打巅峰赛前100和能打职业联赛,完全是两个概念。
窗外天有点泛白了,最后说个冷知识:在王者荣耀英文版客户端里,职业选手的翻译是"Esports Pro",但海外玩家更习惯叫"Mobile Legends Pro Player"——你看,连老外都没统一说法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