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星小学课外活动的科学实验日常
周三下午三点半,聚星小学实验室里飘出阵阵薄荷清香——五年级的孩子们正用酒精灯萃取植物精油。科学老师张慧边整理显微镜边笑着说:"我们这儿的孩子,书包里装的不仅是课本,还有试管和放大镜呢。"
藏在书包里的科学乐园
实验室储物柜里整整齐齐码着各种材料箱:贴着"闪电计划"标签的盒子里装着发光二极管,写着"地心游记"的木箱里躺着火山岩标本。这些可不是摆设,而是孩子们每周最期待的"玩具"。
生命科学探秘区
- 会呼吸的叶子:三年级学生在透明密封罐里观察植物光合作用,用温度计记录每小时变化
- 微观世界旅行:四年级标配的便携显微镜能看清花粉表面六边形纹路
- 昆虫旅馆搭建:用冰棍棒制作的生态屋住进了瓢虫和草蛉
实验项目 | 材料清单 | 耗时 | 适合年级 | 核心知识点 |
植物色素分离 | 菠菜叶、酒精、滤纸 | 2课时 | 五年级 | 色谱原理(参考《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》) |
地震警报器 | 弹簧、蜂鸣器、纽扣电池 | 3课时 | 六年级 | 电路基础(据华东师大《小学科技活动设计》) |
物理与工程天地
科技节的保留项目鸡蛋保护舱设计大赛总是最热闹。去年冠军作品用糯米纸做缓冲层,这个创意来自孩子们观察喜鹊筑巢的启发。六年级的航模小组最近在研究扑翼机,课间操时间总能看到他们测试竹蜻蜓的飞行轨迹。
下雨天的科学游戏
碰上阴雨连绵的时节,科学课会转移到走廊进行。三年级的彩虹密度塔实验把蜂蜜、洗洁精和食用油玩出新花样,不同液体在玻璃杯里形成七层"鸡尾酒"。这种看似玩耍的操作,实际上在悄悄建立孩子们对质量与体积的直观认知。
厨房里的科学课
- 用白醋和小苏打制作二氧化碳灭火器
- 观察酵母菌在糖水中的膨胀过程
- 不同形状的意大利面承重测试
科学组组长李老师翻开他的记录本:"上周五年级用电磁铁吸起了3枚回形针,这周他们改良线圈后成绩提升到7枚。孩子们现在比着谁能用最轻的材料做出最强磁力。"
星空下的观察笔记
天文社团的夜间活动是大家抢着报名的香饽饽。上周四观月活动,孩子们用手机支架配合望远镜,居然拍到了环形山的清晰照片。这些照片现在贴在教室后墙,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发现者留言:"我的月亮有酒窝!"
观测项目 | 季节 | 使用工具 | 延伸实验 |
月相变化 | 秋季 | 折射式望远镜 | 制作月相饼干 |
星座识别 | 冬季 | 星图APP | 搭建北斗七星模型 |
会发光的科学作业
上周的电路实验成果让整个教学楼变得星光点点——孩子们制作的简易小夜灯被允许展示在楼道安全出口标志旁。家长王女士说:"孩子现在晚上起夜,非要拿着自己做的灯照明,说这是他的专属发明。"
夕阳把实验室的烧杯架拉出长长的影子,值日生正在清点培养皿。窗外传来乒乓球台旁的嬉闹声,隐约能听见几个孩子在争论谁的太阳能小车跑得更快。器材室的储物架上,下周要用的干冰正在悄悄升华,等待开启新的科学冒险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