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顿内部活动安全须知:注意事项与预防措施
最近参加公司活动时,发现茶水间新贴了一张安全告示。仔细一看,原来是行政部更新的《活动安全操作指南》。作为经常组织部门团建的老员工,我特别理解制定这些规则的必要性——去年隔壁部门烧烤活动就发生过烫伤事件,好在处理及时才没酿成大祸。
一、活动筹备阶段的必修课
记得第一次负责年会时,行政主管反复强调:"场地检查要像侦探查案那样细致。"后来才明白,这个比喻真不是夸张。
1. 场地安全体检清单
- 地面防滑测试:用矿泉水瓶倒少量水,观察流动速度
- 紧急通道实测:随机选3人并排行走测试通过性
- 设备老化检查: 重点查看插座接触片是否氧化发黑
2. 人员配置黄金比例
参与人数 | 医疗人员 | 安全员 | 紧急联系人 |
50人以下 | 1名 | 2名 | 部门主管+行政专员 |
50-100人 | 2名 | 每25人1名 | 安全总监值班 |
二、活动现场的隐形守护者
去年市场部在仓库区做拓展训练时,小李被货架划伤的经历给我们敲响警钟。现在安全包里除了创可贴,还多了这些"神器":
1. 应急物资升级版
- 降温贴片:比冰袋更方便的物理降温工具
- 荧光指挥棒:突发停电时的导引利器
- 带夜光功能的急救包外包装
2. 风险防控三重奏
风险类型 | 传统做法 | 优化建议 |
电器隐患 | 检查插头 | 红外测温仪检测线路温度 |
人员疏散 | 安全出口标识 | 地面荧光指示条 |
三、那些容易踩坑的细节
上周参与新品品鉴会筹备时,发现几个容易忽视的盲点,在这里提醒小伙伴们:
1. 食品安全的隐藏关卡
- 常温放置的调味品要标注开封时间
- 自助餐台每45分钟更换一次取餐夹
- 过敏原信息要用黄底黑字单独标注
2. 特殊环节的防护秘籍
市场部小王分享的经验很实用:"调制冰饮时,记得在操作台铺吸水垫,就像厨房防烫垫那样。"这种生活化的安全措施反而最有效。
看着茶水间里冒着热气的立顿红茶,忽然觉得安全工作就像泡茶——水温要合适,时间要恰当,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。下次部门outing前,记得再检查一遍安全清单,毕竟大家开开心心出去,更要平平安安回来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