蔬菜打扮活动反思:我对游戏结果的接受态度
蔬菜打扮活动反思:从游戏结果看我的心态变化
上周社区组织的蔬菜创意大赛上,我用西蓝花给女儿做了顶会晃动的头饰。当评委宣布我们只拿到参与奖时,五岁的孩子突然把作品摔在地上,这个瞬间让我开始认真思考:原来接受游戏结果的态度,真的会传染。
一、蔬菜打扮活动的前后观察
菜市场门口的空地临时搭起展示台,二十多个家庭带着用南瓜、胡萝卜制作的装饰品参赛。记得7号家庭的茄子眼镜特别受欢迎,孩子们轮流试戴时把镜腿掰断了,那个妈妈只是笑着用芹菜茎重新加固。
1.1 活动设计的巧妙之处
- 限时30分钟创作期,提供的全是当季本地蔬菜
- 评分标准包含环保系数(占40%)和创意表现(占60%)
- 允许家长辅助但禁止完全代劳
1.2 现场发生的意外插曲
获得创意奖的土豆机器人,其实在展示时掉了两只玉米粒做的眼睛。创作者小杰立即捡起来说:"看,我的机器人会流眼泪!"这个临场反应让评委多给了10分印象分。
二、面对游戏结果的两种态度
观察发现,家长的反应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走向。有位爸爸在作品落选后,当场用手机搜索专业蔬雕教程说要"雪耻",他儿子却躲在他背后撕烂了自己的生菜裙。
2.1 积极接纳型表现
- 主动询问评委扣分原因
- 把淘汰作品拆解分给其他参赛者
- 用手机拍摄前三名作品细节
2.2 消极抵触型表现
- 质疑评分标准的公正性
- 立即带哭闹的孩子离开现场
- 把未获奖作品扔进垃圾桶
态度类型 | 典型行为 | 后续影响(数据来源) |
---|---|---|
积极接纳 | 收集评委建议 | 下届获奖率提升27%(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统计) |
消极抵触 | 拒绝合影留念 | 次年参赛率下降62%(同源数据) |
三、调整心态的三个实用方法
后来我在超市遇到那位做茄子眼镜的妈妈,她正教孩子用蔫掉的菠菜做书签。"比赛就像买菜,新鲜的当然好,蔫了的也能开发新用途。"她边说边把菜叶夹进字典里。
3.1 建立结果预判机制
- 赛前做"最差结果"心理演练
- 准备两种版本的赛后庆祝方式
- 随身携带情绪转换道具(如解压玩具)
3.2 设计动态评价体系
参考市立幼儿园的彩虹评分法,我们自制了七色贴纸:红色代表努力值,紫色代表进步空间,黄色记录有趣瞬间。每撕下一张贴纸就要说出对应的具体事例。
四、现实场景中的态度应用
楼下面包店最近举办创意饼干装饰赛,我看到有位女士把烤焦的饼干掰成月亮形状,给她女儿编了个"月食故事"。虽然作品没得奖,但故事被收录进社区图书馆的原创集。
4.1 家庭场景改造实例
- 把淘汰作品改造成家居装饰
- 用失败案例制作成长纪念册
- 设立"创意回收站"交流角
晚霞染红窗户时,女儿正在阳台上给蔫掉的参赛蔬菜浇水。她说要种出新的南瓜,明年做会发光的马车。那些没获奖的胡萝卜,已经被她切成星星形状晾在窗台,说要等下雨天做蔬菜风铃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