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开箱:第五人格和星蝶公主的流水到底谁更猛?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报表,咖啡杯早就见底了。这个问题突然从某个玩家群里蹦出来的时候,我第一反应是"这俩根本不是同赛道的吧"——但转念一想,越是看起来不搭界的对比,越容易挖出有意思的东西。
先搞明白我们在比什么
说流水之前得掰扯清楚这两个游戏的底子。第五人格是网易2018年推出的非对称竞技手游,带点哥特式恐怖的调调;而星蝶公主(Disney Twisted-Wonderland)是迪士尼日本2020年推出的女性向卡牌养成,原型是迪士尼反派学院。一个主打竞技对抗,一个专注乙女向剧情,就像比较火锅店和甜品屋的营业额。
对比维度 | 第五人格 | 星蝶公主 |
上线时间 | 2018年4月 | 2020年1月(日服) |
开发商 | 网易 | Aniplex/迪士尼 |
核心玩法 | 1v4非对称竞技 | 卡牌养成+视觉小说 |
流水数据的魔鬼细节
翻遍Sensor Tower、App Annie(现在叫data.ai)和国内七麦数据,发现这俩游戏的赚钱路子完全不同:
- 第五人格的氪金点集中在角色皮肤和战斗通行证,每次新赛季都能看到流水小高峰
- 星蝶公主全靠限定卡池爆发,2022年情人节SSR卡池单日流水突破200万美元
最让我意外的是地域分布。网易财报显示第五人格60%以上流水来自中国大陆,而星蝶公主的海外收入占比超过85%——这游戏甚至压根没开国服。
近12个月的关键数据
指标 | 第五人格(全球) | 星蝶公主(全球) |
预估总收入 | 约1.2亿美元 | 约6800万美元 |
峰值月份 | 2023年1月(春节活动) | 2023年8月(三周年庆) |
日均流水 | 32-35万美元 | 18-22万美元 |
为什么第五人格更赚钱?
凌晨三点十七分,窗外有只野猫在叫。我对着数据突然想通了几件事:
- 生命周期差异:上线早两年的第五人格积累了更完整的付费体系,光是限定皮肤返场就能持续创造收益
- 电竞化运营:IVL职业联赛带动了游戏周边的销售,这是纯女性向游戏很难做到的
- 文化适配:哥特恐怖风在中日韩接受度都很高,而星蝶公主的美式迪士尼审美在亚洲市场需要适应过程
不过星蝶公主有个隐藏优势——角色IP价值。游戏里的七大宿舍长随便一个都能出周边,Aniplex的线下活动周边经常秒罄。这点从角色同人创作量也能看出来,Pixiv上的星蝶tag数量是第五人格的1.7倍。
凌晨四点的暴言时刻
咖啡因过量让我想说点大实话:这种比较本质上是用西瓜刀切黄油。第五人格的流水优势建立在大DAU基础上(月活稳定在800万+),而星蝶公主靠的是ARPPU值碾压——据日本玩家社区调查,其核心用户月均消费折合人民币约1400元,是第五人格重度用户的2.3倍。
如果哪天网易把祭司的皮肤定价提到648元档,或者迪士尼开放角色婚纱卡池,这个对比可能会更有意思。不过现在嘛...我看了眼窗外泛白的天色,数据不会说谎:
- 全球总流水:第五人格胜
- 单用户价值:星蝶公主胜
- 长线潜力:五五开(毕竟都在持续推出新角色/新赛季)
键盘上最后敲下这段字的时候,楼下早餐铺的卷帘门哗啦啦响起来了。突然想到星蝶公主里那个总在深夜做实验的Vil Schoenheit,说不定他也会对这两组数据感兴趣?算了,该睡了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