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研究王者荣耀ID去偏旁,发现一堆离谱冷知识
凌晨两点半盯着游戏加载界面,突然发现对面孙策的ID叫"木兆",愣了三秒才反应过来——这不就是"桃"字拆了偏旁吗?结果整局都在走神琢磨这事儿,水晶炸了才回过神...
一、汉字拆解到底在玩什么花样
游戏里常见的ID去偏旁套路,本质是把合体字去掉表意的形旁。比如:
- "清"→"青"
- "码"→"马"
- "村"→"寸"
但有些拆完会变成完全不同的字:"沐"去掉三点水是"木",而"休"去掉单人旁变成"木"就离谱——明明两个字原本八竿子打不着。
原字 | 去偏旁 | 变化程度 |
河 | 可 | 字义完全改变 |
明 | 月 | 保留部分含义 |
吃 | 乞 | 从动词变名词 |
二、实战遇到的奇葩案例
上个月单排遇到个ID叫"又欠"的貂蝉,打完才想明白是"欢"字拆的。最绝的是有次五黑车队的ID连起来能拼成完整诗句:
- "白"(原ID泉)
- "日"(原ID晴)
- "依"(原ID裳)
- "山"(原ID屿)
- "尽"(原ID冬)
后来查《现代汉语词典》才发现,约12%的常用字去掉偏旁后仍是独立汉字,不过像"龘"这种笔画怪兽拆了也白拆——去掉"龍"字旁剩下那坨根本打不出来。
2.1 最容易误读的几类ID
凌晨三点整理战绩时突然意识到,这些拆字ID容易引发战场误会:
- 性别误导型:"女少"(妙)、"女子"(好)看着像软妹,结果是个省标张飞
- 脏话擦边型:"马扁"(骗)、"女干"(奸)总让人觉得在骂人
- 文化陷阱型:把"示且"读成"祖"的,八成没看过《说文解字》
三、为什么年轻人爱玩这种文字游戏
三点四十困得眼皮打架,但突然想通这种命名方式爆火的原因:
首先避开敏感词检测,"口勿"比"吻"更容易过审;其次是制造记忆点,遇到ID"工力"的玩家绝对比叫"功"的让人印象深刻;最重要的是展现汉字储备——能认出"氵夭"是"沃"的,语文考试肯定不差。
根据语言学家王宁的《汉字构形学》,这种玩法其实延续了古代"拆字为戏"的传统,宋代《鸡肋编》就记载过文人拆"蘇"字为"魚禾"的轶事。
3.1 当代游戏圈的变异玩法
现在高阶玩家已经发展出更骚的操作:
- 偏旁置换术:把"你"的亻旁换成女,变成"妳"
- 部件重组术:"明"拆成"日"和"月"后调换位置
- 跨语言缝合:日文"桜"去掉木字旁变成"婴"
最绝的是见过有人把ID改成"⺈丶丶",查了半天才发现是"尔"的草书写法拆分——这届玩家为了装逼真是把《康熙字典》都翻烂了。
四、这些ID背后的安全隐患
凌晨四点突然想到个细思极恐的问题:拆字ID可能成为新型诈骗工具。上周朋友差点被"王里"ID骗皮肤,后来发现是"理"字拆分。更别说像"礻申"(神)、"衤卜"(补)这类ID,在游戏里冒充客服简直防不胜防。
腾讯游戏安全中心2022年报告显示,涉及拆字ID的诈骗投诉同比增长37%,尤其要警惕这些组合:
危险组合 | 伪装对象 |
言兑 | 冒充官方"说" |
贝才 | 模仿"财"字 |
人二 | 仿造"仁"字 |
写到这里天都蒙蒙亮了,游戏里突然弹出好友申请,ID叫"⺈⺼"...算了算了,再研究下去我迟早要去考古文字学研究生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