糕点店活动与市场趋势观察手记
最近常听街坊邻居聊起楼下的糕点店又在搞新品试吃,老板娘还特意给老年顾客准备了无糖专区。这让我想起前阵子看到美团《2023烘焙消费趋势报告》里的数据——光去年就有67%的烘焙门店增加了健康品类。您有没有发现,现在街角的糕点铺子,早就不再是简单的奶油蛋糕配咖啡了?
一、糕点市场的新风向
早上七点半,社区团购群里准时弹出小王家的麻薯套餐预定链接。这个90后店主去年把门店改造成前店后厨模式,现在每天光是微信群接龙就能卖出两百多份早餐糕点。
1.1 健康化已成标配
国家卫健委发布的《居民膳食指南》带火了荞麦酥和亚麻籽饼干。上个月我去参加烘焙展,发现80%的展台都在主打低糖概念。还记得三年前流行的脏脏包吗?现在它们的糖分含量普遍降低了30%左右。
品类 | 含糖量变化 | 市场份额增幅 |
---|---|---|
传统糕点 | -18% | 5.2% |
改良糕点 | -32% | 23.7% |
1.2 线上线下的甜蜜纠缠
我家附近的社区店最近玩出新花样——买三盒雪媚娘送定制食谱。老板老张说这是跟短视频美食博主学的,现在他们的抖音账号每周能带来15%的到店客流。不过要注意,不同年龄段的玩法可大不一样:
- 银发族:偏爱满赠实物(如鸡蛋、大米)
- 上班族:热衷储值卡返现活动
- 学生党:喜欢盲盒福袋类促销
二、实战中的活动对比
上周末带孩子去商场,发现两家相邻的糕点店正打擂台。左边那家用现烤现卖吸引排队长龙,右边店铺则挂着扫码抽迪士尼门票的横幅。观察半小时发现,虽然右边店铺人流量多20%,但左边客单价反而高出15元。
活动类型 | 引流效果 | 成本占比 | 复购率 |
---|---|---|---|
满减促销 | ★★★ | 12-18% | 22% |
新品试吃 | ★★ | 5-8% | 41% |
跨界联名 | ★★★★ | 15-25% | 33% |
2.1 节日营销的七十二变
清明节的青团大战刚过,端午的粽子礼盒又摆上柜台。不过今年有个新现象——节气糕点销量同比上涨40%。隔壁王姐的店铺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,每个节气限量发售99份,居然次次都提前三天售罄。
三、藏在数据里的人情味
常去买蛋挞的那家店,收银台贴着张手写公告:"周三会员日,老顾客买五送一"。有次和老板闲聊才知道,这个简单策略让他们的客单价从28元涨到了45元。更妙的是,他们还会在天气突变时给熟客发短信:"今天有暴雨,需要给您留份糕点当晚餐吗?"
3.1 社区店的生存智慧
观察了六个居民区的糕点铺子,发现做得好的都有这些共同点:
- 早上七点前开灯营业(吸引上学上班族)
- 每周推出1-2款仅限堂食产品
- 设置宠物友好专区(附带免费宠物饼干)
傍晚路过商业街,看见新开的国潮糕点店排着长队。玻璃橱窗里,桃花酥做成非遗剪纸造型,蛋黄酥裹着二十四节气包装纸。收银台前的姑娘正跟顾客解释:"您扫这个码,可以解锁糕点背后的故事视频。"
暮色渐浓,面包香气混着街角咖啡店的爵士乐飘散开来。或许这就是现代糕饼店的魅力——既要有让人安心的传统滋味,又得玩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花样。下次路过街角那家飘着黄油香的小店,不妨推门进去看看——说不定惊喜就在玻璃柜里等着呢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