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干燥时要小心!这些化妆品可能会让脸更紧绷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早上起床发现脸颊又起皮了,抹面霜时还有点刺痛感,咱们干皮星人最怕遇到这种情况。很多人不知道,有些化妆品就像「抽水机」,会把脸上最后那点水分都带走。今天就来说说哪些化妆品要暂时拉入黑名单,帮大家躲开那些让皮肤更干燥的隐形陷阱。

一、让水分加速蒸发的4类化妆品

上周在美容院遇到个姑娘,皮肤干到卡粉还坚持用强力控油产品。其实皮肤干燥时就像缺水的海绵,某些化妆品成分会破坏皮肤屏障,让水分流失得更快。

1. 含酒精的收敛水

含乙醇、变性乙醇的化妆水刚拍上脸确实清爽,但《化妆品成分安全评估报告》指出,浓度超过20%的酒精会溶解皮脂膜。建议改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型化妆水,比如用玻尿酸精华水代替酒精含量高的收敛水。

皮肤干燥时应避免使用哪些化妆品

2. 泡沫丰富的皂基洁面

绵密泡沫的洗面奶往往含有月桂酸、硬脂酸等皂基成分。日本《皮肤屏障研究期刊》的实验数据显示,皂基洁面后皮肤含水量会骤降38%。早上可以改用APG葡糖苷成分的洁面,既洗得干净又温和。

成分类型 清洁后1小时含水量 适合肤质
皂基洁面 42% 油性肌
氨基酸洁面 58% 混合肌
APG洁面 63% 干性肌

3. 哑光质地的粉底液

主打持久不脱妆的粉底通常含有高岭土、硅石等吸油成分。皮肤科医生建议干燥期换成含角鲨烷的养肤粉底,或者直接使用带润色功能的防晒霜。

4. 磨砂颗粒的去角质产品

核桃壳碎末、粗盐颗粒这类物理去角质品,在干燥季节使用就像用砂纸打磨皮肤。可以改用含乳糖酸的化妆水,每周用化妆棉轻柔擦拭两次即可。

二、容易被忽略的3个干燥陷阱

闺蜜最近跟我吐槽,明明换了全套保湿产品,皮肤还是干得发痒。后来才发现问题出在她最爱的片状面膜上...

1. 每天敷的补水面膜

皮肤科门诊常见到因为过度水合导致屏障受损的案例。片状面膜敷超过15分钟,反而会倒吸皮肤水分。建议改成每周2-3次,敷完马上涂抹封闭性面霜。

皮肤干燥时应避免使用哪些化妆品

2. 含薄荷醇的清凉护肤品

夏天常用的清凉型乳液,添加的薄荷醇会让毛细血管收缩。虽然当下有镇静感,但会导致皮肤保湿因子流失,特别是含有乙醇胺的产品更要避开。

3. 高浓度维C精华

早C晚A虽流行,但15%以上的左旋维C在干燥季节容易引起脱皮。可以换成5%浓度维C衍生物,或者改用含维生素B5的修复精华。

三、替代方案与急救措施

上次出差忘带护肤品,临时用酒店的香皂洗脸,结果整张脸绷得像戴了石膏面具。后来发现包里那支护手霜居然能救急...

  • 卸妆油换成膏状质地,避免乳化过程带走油脂
  • 散粉刷改用定妆喷雾,含有甘油成分的更保湿
  • 眼唇卸妆液要避开丙二醇成分,选pH5.5的弱酸性配方

记得上次在北方出差,带的面霜完全扛不住暖气房的干燥。后来在药店买了罐凡士林晶冻,睡前厚敷在起皮部位,三天就恢复了正常。现在化妆包里常备着5ml分装,遇到紧急情况真的能救命。

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同一个品牌的护肤品线,滋润版和清爽版不仅仅是质地不同。仔细对比成分表会发现,滋润版往往多了胆甾醇和植物鞘氨醇这些修复成分。下次选购时记得要翻到背面看成分,别光看包装上的宣传语。

办公室的中央空调又开始呼呼吹风了,赶紧把抽屉里的保湿喷雾拿出来喷两下。不过要提醒大家,喷完记得用纸巾轻轻按压掉多余水分,不然蒸发时会带走更多皮肤自身的水分哦。

皮肤干燥时应避免使用哪些化妆品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