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和邻居王姐闲聊时,她突然举着手机问我:"你看这个黄小厨的春日野餐活动,怎么朋友圈都在晒?"我接过手机一看,照片里既有冒着热气的铸铁锅料理,又有草坪上的手作工坊,连她那个从不做饭的00后侄女都发了九宫格。这让我突然意识到,这个做了快十年的美食IP,最近确实玩出了不少新花样。
当料理教室搬进露营基地
上周带孩子参加黄小厨的户外烹饪课,发现教学区直接搭在帐篷旁边。讲师教做西班牙海鲜饭时,孩子们就在草地上捡松果做餐盘装饰。这种场景化教学让做菜不再拘泥于厨房:
- 用登山扣当量勺挂钩
- 拿露营灯模拟灶火亮度
- 就地取材用树枝做搅拌棒
传统烹饪课 | 黄小厨户外课 |
固定操作台 | 移动料理车(数据来源:《2023新餐饮模式白皮书》) |
标准菜谱 | 因地制宜版本(如山区版/海滨版) |
单独教学 | 家庭协作任务 |
你绝对想不到的食材盲盒
上次活动中,有个穿汉服的小姑娘抽到了"麻婆豆腐+跳跳糖"的组合包。刚开始大家还在笑,结果她真做出了麻辣味的分子料理冰淇淋。这种随机食材挑战现在已成固定环节:
- 限定三种非常规调料
- 20分钟创意时间
- 现场投票决定优胜者
藏在菜谱里的社交密码
表妹上次参加活动后,非让我猜她带回家的伴手礼。打开看是包着香草种的黏土块,要每天浇水等发芽才能看到菜谱二维码。这种延时互动设计让参与感延续到活动后:
常规伴手礼 | 黄小厨创新礼 |
纸质菜谱 | 可种植菜谱(数据来源:中国社科院消费行为报告) |
固定内容 | 生长进度解锁章节 |
单次使用 | 持续2-3周的互动周期 |
料理直播还能这么玩
上次看他们的腊八节直播,主持人突然切进观众连线。有位东北大哥现场教学酸菜缸改造成的发酵箱,直播间瞬间变成全民厨艺交流会。这种UGC+PGC混合模式让专业度和亲切感意外融合:
- 每20分钟开放1次观众教学位
- 打赏礼物兑换食材补给包
- 弹幕投票决定下一个教学菜品
连餐盘都成了故事书
上个月带孩子参加亲子活动,领到的餐盘印着可刮开的涂层。刮出"鱼香肉丝"菜名后,手机扫描居然跳出了声控版制作教程。这种跨媒介体验让传统教学变得立体:
- AR技术展示刀工细节
- 音频故事讲解火候秘诀
- 触感贴纸模拟食材纹理
活动结束时,女儿把刮花的餐盘小心翼翼装进书包。回家的地铁上,她突然说:"妈妈,我们下次做那个会唱歌的糖醋排骨好不好?"车窗外流动的灯光映在她发亮的眼睛里,我想这就是创新活动最动人的样子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